当好“带头人”“引路人”“贴心人”建好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新时代农村
  • 作者:党委组织部
  • 时间:2022-06-07
  • 点击:1883
  • 来源:党委组织部

——佳木镇喀什艾日克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罗永峰典型事迹材料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远远看去碧波万顷,绿意盎然,不是穿越,而是实实在在村里的一切。谁能想到这是现如今的喀什艾日克村,曾经的戈壁滩。2021年自愿报名驻村以来,新疆理工学院驻佳木镇喀什艾日克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罗永峰同志以“前进不畏难”为座右铭,用脚丈量、用心为民,带领工作队员,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为标准,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攻坚克难有冲劲、开辟富路有巧劲、纾困解难有韧劲,绘出一幅绝美的乡村风景画。

聚焦政治强,当好基层建设的带头人。罗永峰同志带领工作队在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加强村级阵地建设。争取资金7万余元构建了党建文化长廊和民族团结文化长廊,两个绿色文化长廊共设有18个橱窗,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团结政策和党建知识;聘请专业的设计师为村委会设计了文化墙,展示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成为了引导群众感党恩,知党恩的重要宣传载体在建强基层组织方面,罗永峰同志坚持在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上下功夫,细化了工作队“一帮一”包联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履职能力工作机制。上级部门传达的文件指示、工作安排,他总是第一时间自己消化,理解到位,再具体安排、分配,确保上级工作安排部署在驻村点落到实处。为打造民族团结示范村,他带头给村民做工作,谈感想,聊家常,早派工、晚研判的会议针对工作队、村两委都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落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管。建立了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建设展现了新活力。

突出产业兴,当好乡村振兴的引路人。佳木镇作为特色林果业主产区,便利的交通,便捷的物流,对乡村振兴来说基础条件已经达到了,但接下来如何带领村民们干?干好?才是最难啃得硬骨头,从每年今冬明春大培训、党员直播大课堂、冬小麦返青、林果业保险、病虫害防治、春灌、疏花疏果、压枝、施肥、田间管理等方面都有罗书记的身影,为壮大村集体产业、增加村民收入,改善人居环境,他不分白天黑夜走访村里合作社、小工厂,养牛合作社、养鸡场、养猪场。与村两委商讨决定选出了该村致富带头人,由致富带头人每月给村民进行一次核桃、苹果种植,养羊、养牛等养殖技术指导,不仅如此,还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例如鼓励脱贫户图尼亚孜·托合提多购买羊,发展养殖业,现在图尼亚孜·托合提家里共有羊27只;鼓励萨依木·扎伊提家发展养殖业,买羊20只,增加收入2万元。截至目前,该村规模化鸡存栏12000余只、猪存栏6000余头、多胎湖羊400余只、8000亩核桃、2000亩苹果、牛100余头,高标准、高产示范(核桃基地)98亩、连片冬小麦260余亩,脱贫攻坚成效不断巩固,乡村振兴持续推进。

破解群众难,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罗永峰以村委会为家,进村入户,逐渐从一位高校教师成长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基本的维语日常交流无障碍。该村偏远散户较多,加之地处314国道旁,便利的交通伴随着各种安全隐患、各种排查难度随之增加,他主动把最难的任务分给自己,即使路不好走,门不好敲,他也没有一句抱怨的话,即使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他也是耐心解释,说明来意,面对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常住人口摸排、外来人口排查、群众纠纷化解等任务,他从不退缩,尤其是涉及婚姻矛盾的、财产纠纷、土地承包等都要熟悉相关法律,他遇到不懂的就和镇上相关领导积极沟通,从网上学,请教后方高校的专业同事,争取让村民满意、避免矛盾升级,第一时间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不使矛盾上交,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南疆的春季沙尘天气频发,为了防风固沙,清理林带、植树造林都提前布局,积极谋划;为方便村里小孩上学路上安全有保障,带领村民修建便民栈道;驻村以来,入户走访1000余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余件,解决村民困难纠纷20余个。

罗永峰同志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带领全体“访惠聚”工作队员、村两委及全体村民在推动佳木镇喀什艾日克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新成绩,该工作队2021年被表彰为自治区“访惠聚”先进集体,罗永峰同志被表彰为自治区“访惠聚”优秀第一书记。

撰稿:甘艳林

审核:祖  蓓

Baidu
map